协会动态
+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世界语者一行四人拜访萧红故居纪念馆+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世界语者一行四人拜访萧红故居纪念馆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4-10-18 17:34
“Mi vivos kun la blua ĉielo kaj klara akvo por ĉiam, lasante la duonon de la Ruĝdomo por esti skribita de aliaj…”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萧红

萧红临终遗句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世界语教学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积极挖掘黑龙江省本土优秀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世界语文化名片,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世界语分会(以下称“黑龙江世协”)会长王庆佳、副会长崔家有及青年世界语者郝欢、樊子祥一行四人,代表黑龙江世协于10月15日专程前往哈尔滨市呼兰区,拜访并参观了萧红故居纪念馆。此次访问得到了萧红故居纪念馆副馆长葛洪伟的热情接待,她对黑龙江世协的到访表示了诚挚的欢迎。

副馆长葛洪伟接待黑龙江世协一行
双方围绕萧红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简要交流。呼兰是萧红生命的起点,她在此度过了儿时的时光。在萧红笔下,父亲的专制,继母的冷漠,留给她的是略带忧伤的童年记忆。但慈爱的祖父给她温暖,使她获得了文学创作的灵感之源。由于反抗包办婚姻,萧红20岁时离家出走,从此漂泊异乡,跋涉千山万水,最终归于碧海蓝天。但无论她走得多远,故乡的一切,已深深地根植于她的心灵深处,成为她灵魂的居所,永远的精神家园。

鲁迅与萧红、萧军会面场景复原
崔家有副会长特别指出,萧红不仅是黑龙江的杰出代表,也是对世界语充满热爱的文化使者。目前,他已成功将萧红的两部经典小说《呼兰河传》和《生死场》翻译成世界语,共计30多万字,现正在积极筹划相关图书的出版工作。对此,葛洪伟副馆长表示,萧红的作品虽已被译成多种语言,但世界语版本尚属空白。萧红纪念馆愿意全力配合黑龙江世协,加速推进这两部小说的世界语版出版进程。

崔家有副会长与萧红作品
交流结束后,黑龙江世协一行四人参观了萧红纪念馆。在纪念馆内有一块展板提到,国际主义战士、日本世界语者绿川英子(Verda Majo)是1938年萧红在重庆时的邻居和友人。此外,在萧红作品年表上还记录了,萧红曾于1938年12月29日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发表过散文《我之读世界语》。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萧红与世界语之间联系的理解,也让我们对萧红的文化影响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萧红《我之读世界语》
参观结束后,黑龙江世协一行四人还拜访了萧红故居,亲身感受了呼兰的悠久历史和黑龙江独特的地域风情。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对呼兰女作家萧红的认识,了解了她与世界语和绿川英子的深厚渊源,也激发了对黑龙江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
借此契机,黑龙江世协衷心邀请全国各地的世界语者,诚挚希望他们能亲临呼兰,探访萧红故居纪念馆。
展望未来,黑龙江世协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萧红故居纪念馆的交流与合作,继续翻译萧红的其他文学作品,并深入挖掘萧红、绿川英子等与黑龙江世界语相关的名人名事。黑龙江世协希望通过这些行动,能够打造出一张具有黑龙江特色的世界语文化名片,为推动本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长王庆佳、副会长崔家有在萧红纪念馆
背景资料:
萧红(1911年—1942年):本名张廼(nǎi)莹,曾用名张秀环,现代女性主义作家,生于黑龙江呼兰河畔。代表作有《呼兰河传》(la Rakontoj de Hulan Rivero)、《生死场》(la Kampo de Vivo kaj Morto)、《马伯乐》(Ma Bole)等。她在小说《马伯乐》(1940年)中曾提到世界语。萧红一生追求独立、自由与平等,虽漂泊异乡、历尽磨难,却始终怀着对自由与真爱的憧憬。她汲取故乡丰富的精神给养,以超卓的才情和女性特有的视角,用清丽隽拔的笔触,描述了1930年代中国东北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的作品为中外读者了解黑龙江近现代风物、习俗以及人们的生活情状提供了独特的版本,是黑土地永恒的精神文化遗产。

女作家萧红
呼兰:因位于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之滨而得名,一说是女真语“忽剌温”音转,一说是满语“烟囱”。呼兰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素有“江省邹鲁”、“满洲谷仓”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故乡。萧红笔下《呼兰河传》中描写的野台子戏、龙王庙祈雨、四月十八娘娘庙会、七月十五盂兰会送河灯、扭秧歌、说民谣等传统文化活动,反映了当时呼兰古城浓厚的民间风俗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哈尔滨市呼兰区
萧红纪念馆: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于2011年6月6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对外开放。其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地下、地上两层展区面积1600平方米。外观古朴庄重,以瓦灰为主色调。展馆内部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生动立体展现了萧红传奇式的人生。

萧红纪念馆
萧红故居:位于萧红纪念馆东侧,是中原四合院建筑群落与东北地方传统民宅形式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始建于1908年,占地面积7125平方米,有房屋三十二间,分东西两个院落。东院为本家居住,西院出租,萧红出生在东院的五间正房。1986年被定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现辟为萧红纪念馆的一部分。

萧红故居
(文/图 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世界语分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