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委员会

王天义:我与中亚世界语者的友谊

发布日期:2023-05-16 18:53
2023年5月18日在西安将要召开国家元首级别的中国—中亚峰会,令人振奋。这是二十年前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中国再次引领千年丝绸之路的历史壮举。回顾过去几十年间我与中亚各国世界语者的交往,历历在目、感慨万分。

2013年,作者陪同中亚世界语商人参观陕西渭南收割机厂

中亚的世界语活动源自前苏联时期,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有一些世界语者活动,1981年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举办的前苏联青年世界语者夏令营就有三百多人参加。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通过中亚古城撒马尔罕世界语者Anatoli Ionesov多次组织陕西省经贸代表团访问该地区。当时中亚地区世界语运动很活跃,在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结识了很多世界语者,那里是丝绸之路的中间地段,在各民族中间都有世界语者,很多家庭在历史上都与中国有着这样那样的友好交往,也有着与中国商贸来往和文化交流的愿望,甚至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还有清代陕西移民的村庄,仍然说着陕西方言。其实这是一块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地方,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考古研究所的原始遗址发掘情况看,各个古遗址的底层都是东亚人群的文化沉积层,在东亚人群的文化沉积层上覆盖了西亚波斯的沉积层,这说明该地区早期的原住民是东亚人群,也实证了中国昆仑山、西王母等远古传说可信性。

所以中亚地区与我们的友好往来不过是漫长历史的延续,早在张骞出西域之前就有亲密的关系了。后来乌兹别克斯坦的世界语者Anatoli Ionesov和Gafur Mirzabajev多次率团到中国西安等地交流访问,我本人还携带过西安一家大型企业(秦川机械厂)子弟中学学生制作的一千只和平鸽与绿色横幅,赠送给了古城撒马尔罕的国际和平博物馆。现在中国国力增强,交通早已大幅改善,西安这座三千年的丝路古城已经与中亚全部五国首都有了空中直航,每日都有发往中亚中欧的班列,中国再造千年丝路辉煌已经变为了现实。这条自古以来连接欧亚大陆的东西商路将有力助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将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蓝图上的浓墨重彩。

我希望世界语者们关注在西安召开的国家元首级别的中国—中亚峰会,主动发展与中亚世界语者的联系和合作,用世界语为国家与中亚的发展服务;在发展服务中展示世界语的社会价值。

Anatoli Ionnesov kun kazaĥa paro Esperanto-kantisoj Ĵormat kaj Nataŝa
Gafur Mirzabajev kun sia dancteamo en Taŝkento
Vjacheslav Nasretdinov kun esperantistoj en Ŝimkento, Kazaĥio.

(文/图 王天义)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