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文库

从威伦先生身上领悟到的“大气”——以此记念威伦先生八十八岁米寿

发布日期:2024-09-06 14:30
李威伦1936年9月14日出生于马来西亚,曾任北京语言大学西班牙语和世界语教授、北京市世界语协会会长。说起李威伦,中国世界语者可谓无人不知,因为国内绝大部分人学习世界语都是从他主编的《世界语读本》和《现代世界语》开始的。我最初知道李威伦的名字,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个世界语学习热的年代,是人们渴望知识,国门初开的年代,而我与威伦先生的会面却是在二十年后。


李威伦先生在太原柏杨树街小学为学生讲课

2006年5月,开封世界语旅游活动上,美国世界语教学专家丹尼斯的示范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促使我定下心来,把酝酿已久的引世界语进小学课堂的设想付诸实践。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时国内尚无正式出版的适宜小学生的世界语教材。正当犯难之际,我从镇江宝塔路小学的史雪芹老师那里得知,李威伦先生曾编写过油印的《少儿世界语》,得此消息如同迷途中看到了曙色,我决定专程赴京拜访威伦先生,以求他的帮助。


李威伦先生在太原柏杨树街小学世界语活动上

2007年夏,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北京语言大学,见到了久仰的李威伦先生。那时他才六十出头,腰板笔直,面容清癯,双目炯炯,谈吐幽默风趣,听说山西太原的学校开世界语课,威伦先生格外开心,爽快地应允一定要在我们开课前,把新书送到孩子们的手上。中午时分,威伦先生还特地邀请我到语言大学教工食堂用餐。点了几个菜已不记得,而其中的一盘清炒土豆丝却是记忆犹新的,因为,其余的都吃了个精光,唯独炒土豆丝尚剩些许。餐毕,本来起身就要走了,没承想威伦先生却取了个食品袋来,把盘里剩下的土豆丝一丝不落地打包了起来。这使我为之一惊,心生暗想,这大城市里的人真是“小气”,以我当时的认知,这与一名首都高等学府的大教授身份不大相称……


太原柏杨树街小学内的“威伦墙”

言必行,行必果。几个月后,威伦先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编写并出版了《现代少儿世界语》第一册(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后的两年里相继出版了第二、第三和第四册,胶板彩印,每册印数2000,全是他自费出版)。消息传来,欢欣鼓舞。2008春,我校世界语教学如期开课,当孩子捧着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气的世界语彩版教材朗朗读书时,我不由地为自己那曾经的一念自责。


李威伦先生向柏杨树街小学捐出了第一笔奖学金

又过了12年,那是2019年暑期,京津世界语者来我校开展助力柏小世界语教学夏令营活动,李威伦先生也在其列。等活动结束,威伦先生回到北京发来信息说:“你们的师生和世界语教学太让我感动了,我想在你们学校设立世界语奖学金,鼓励孩子们学好世界语。我的收入并不算多,但是我愿意为世界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不是心血来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经过学校反复的考虑研究后,我们郑重地接受了威伦先生这份“深情厚谊”。同年12月,威伦先生专程莅临我校参加一年一度的世界语文化周,开幕式上,威伦先生向我校捐出了第一笔奖学金(四万元),“威伦奖学金”从此启动。当寒冬里的操场上,孩子们手捧着装有奖学金的红色信封——那是威伦爷爷带给每个孩子的激励和期望——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欢呼着“感谢威伦爷爷,我爱世界语”的时刻,那淡忘了已久的有关“土豆丝”往事,又重新在我的脑海中激活了,我的鼻子不由一酸……


孩子们兴奋地拿着“威伦奖学金”

如今威伦奖学金已汇入我校账户十多万元,当我带着师生和来访的客人,驻足在 “威伦墙”前,讲述起威伦奖学金的来历,总要讲起“土豆丝”的故事。每当这时,我常常需要停顿下来安抚自己的情绪,因为,我的眼前,时常会出现一位耄耋老人手拎无纺布包奔波于世界语教学和世界语活动的旅途,挤公交的幕幕场景……

威伦先生对自己克勤克俭,对他人慷慨无私,从他身上我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气”!

魏玉斌
2024年9月3日于太原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