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文库

佳木斯印象记:冰雪与文化的交响

发布日期:2024-02-22 18:00
2024年,龙年春节的钟声还在耳畔回荡,整个大东北都沐浴在节日的喜庆中。哈尔滨的冰雪盛景,如诗如画,吸引了无数游人的目光。然而,在这个冰封雪盖的世界里,佳木斯这座城市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悄然绽放,成为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佳木斯,一个名字便蕴含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在春节之际,更是展现出了它的独有风采。白色的荣耀、红色的传承、黑色的丰碑、绿色的希望,这四个独特的印象,如同四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佳木斯大地上,让它熠熠生辉。春节的脚步渐行渐近,佳木斯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作为一名世界语者,我选择在这个春节走进佳木斯,去探寻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以及佳木斯世界语朋友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殷切期望。让我们一同走进佳木斯,去品味这座城市的四大独特印象,去领略它的冰雪传奇、革命精神、农业魅力和绿色之美。在这里,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和诗意,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感悟。

白色的荣耀:冰雪传奇 文化瑰宝


佳木斯市第二十一届“东极之冬”三江冰雪节

佳木斯,这座白色的荣耀之城,以其独特的冰雪传奇和丰富的文化瑰宝,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佳木斯以其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历史,书写了一段段令人叹为观止的冰雪传奇。当寒冬的脚步轻轻掠过这片土地,佳木斯便化身为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王国。那洁白无瑕的雪花,如同天地间最纯净的精灵,轻轻撒落,将这座城市装点得如诗如画。在这片银白的世界里,佳木斯人民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与冰雪共舞,谱写出属于他们的冰雪故事。正是这份执着与热爱,孕育出了武大靖、杨扬等冰雪健儿,他们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成为佳木斯的骄傲和传奇。这些冰雪英雄的光辉事迹,不仅彰显了佳木斯人民的勇气和智慧,更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冰雪文化。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佳木斯的名字响彻世界。然而,对于佳木斯人民来说,他们对冰雪的热爱并未因冬奥会的结束而减退。相反,他们更加珍视并大力传承这份独特的文化,将冰雪运动与旅游、文化完美融合,展现出冰雪与自然、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在这里,冰雪文化成为了佳木斯的一张亮丽名片。无论是巧夺天工的冰雕雪塑,还是激情四溢的冰雪运动,都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这片白色的世界里,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动与静的和谐互动,共同勾勒出了佳木斯独特的城市魅力。未来,佳木斯将继续深化冰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人领略到冰雪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座白色的荣耀之城在冰雪文化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红色的传承:东北小延安 革命精神的火炬


作者(左六)与佳木斯市世界语协会会员参观合江省政府旧址博物馆

佳木斯,这片红色的土地,孕育了厚重的红色文化。这里不仅是世界语者绿川英子与她的中国丈夫刘仁的长眠之地,更是延安革命精神在东北的传承圣地。他们的事迹,如同中日友好的桥梁,跨越国界,传递着正义与和平的呼声。佳木斯,曾被誉为“东北小延安”,承载着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在这里,革命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一种激励佳木斯人民不断前行的力量。走进合江省政府旧址博物馆,那段波澜壮阔的党史画卷便展现在眼前。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开始战略转移,佳木斯成为了理想的落脚之地。借助这里良好的群众基础,延安革命精神得以继续传承,为辽沈战役和未来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精神和人才基础。国际主义战士、著名世界语者绿川英子与其丈夫刘仁的故事是这座城市红色文化的一面旗帜。周恩来同志派遣他们到佳木斯继续革命,虽然不久后他们不幸相继去世,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的革命爱情故事,成为了中日友谊的无形纽带和正义声音的最好见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佳木斯人。这里的世界语活动也曾经非常活跃,东北抗联英雄张甲洲还曾经是北大的世界语协会主席,在他的带领下,世界语成为传递共产党理想信念和对外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在纪念馆里,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藏品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文艺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和共和国的第一个电影制片厂,都是在那个时期形成了雏形。这些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佳木斯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书写革命文化崭新篇章的见证。

如今,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佳木斯世界语协会积极组织参观活动,将红色文化与世界语时代使命紧密结合,为中国世界语事业再创辉煌积蓄力量。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让红色文化的火炬在佳木斯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永远燃烧,照亮前行的道路。

黑色的丰碑:北大荒的变迁 粮食安全的守护者


黑土地畅想曲

佳木斯,这座矗立在东北大地的黑色丰碑,见证了中国粮食安全的辉煌历程。它坐落于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中国的东北平原上,这片深沉而肥沃的土壤,宛如大自然的恩赐,为这片土地赋予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从昔日的“北大荒”到今日的“北大仓”,佳木斯历经沧桑巨变,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坚强守护者。提及北大荒,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便浮现在眼前。六十年前,一群怀揣梦想的知青,踏上了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他们中有文化名人梁晓声、姜昆,也有数十万的初高中生。他们与风雨为伴,与泥土为伍,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奋斗之歌。他们的付出与努力,为北大荒的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早时期,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指示王震将军带领军队建设北大荒,确保国家的粮食储备。这一伟大的决策,不仅改变了北大荒的命运,更为中国的粮食安全铸就了一座坚固的丰碑。如今,北大荒已蜕变为北大仓,粮食生产步入现代化征程。连续十余年位列全国粮食生产前茅,佳木斯成为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坚强后盾。


三江平原万亩良田大地画

这片黑色的土地,承载着农业强国的使命,展现着佳木斯人民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农业现代化壮丽篇章。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佳木斯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现代科技武装农业,提升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他们深知,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复兴的基石。因此,他们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守护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在未来的日子里,佳木斯人民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新的篇章,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佳木斯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这座黑色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东北大地,见证中国粮食安全的辉煌历程,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绿色的希望:世语事业的新篇章 为新时代凝聚的力量


佳木斯市世界语协会成立后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现场 

佳木斯,这座绿色的城市,不仅拥有大自然的馈赠,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限的希望。这里是世界语文化的摇篮,是连接东西方的文化桥梁,为新时代的世界语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佳木斯世界语协会的成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它汇聚了老中青三代世界语者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书写着世界语事业的新篇章。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佳木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世界语爱好者的圣地。绿川英子的绝唱,如同一首跨越时空的赞歌,将这座城市与世界语紧密相连,让无数的心灵在这里找到了共鸣和归宿。2023年9月7日,佳木斯市世界语协会获民政部门审核通过,12月9日,佳木斯世界语协会召开成立大会,它如同一面鲜艳的旗帜,引领着新时代世界语事业的发展。这支队伍中,既有国家级和省级的劳动模范,也有摄影界的首席大咖,更有善于经营的营销大师和政府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专家。与此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佳木斯唯一的火炬手、佳木斯日报主编、前佳木斯红十字会会长、现任国学会会长、大学教授、中学校长书记都被聘为协会顾问,助力佳木斯世界语事业发展。

他们怀揣着共同的梦想,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世界语事业的辉煌未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坚信,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佳木斯世界语事业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佳木斯世界语协会新任会长叶保君表示,世界语事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它需要一代代世界语者前赴后继、无私奉献。他强调,做好这项工作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新时代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协会会员的特长和优势,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围绕第14届全国世界语大会精神和五个工程建设要求,重点做好人才培养、人文交流和协同协作工作。我们要将更多有益于世界语发展的力量汇聚到佳木斯世界语事业中来,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之佳木斯篇,为新时代的文化交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世界语分会会长王庆佳(左二),佳木斯市世界语协会会长叶保君(左一)在成立大会上签名

佳木斯还是中俄贸易的桥头堡,如今抚远、同江、富锦这些边境城市也在积极筹划建立世界语组织机构,将世界语工作与教育、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世界语事业发展。

与佳木斯世界语者们的相聚是短暂的。当下协会的成立得益于地方党和政府的支持和世界语会员们的鼎力相助,期待龙行龘龘的2024年,佳木斯世界语协会创造性开展更多世界语活动,成为全国世界语工作典范。在佳木斯这片绿色的土地上,世界语事业正迎来新的春天。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新时代的世界语事业添砖加瓦,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佳木斯,一个充满活力、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多元共融的城市。在这里,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和故事,每一个场景都让人流连忘返。这座城市的四大独特印象,不仅展示了佳木斯的城市魅力,更反映了这座城市和其人民的精神风貌。未来的佳木斯,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吸引着更多的目光和关注。让我们期待,佳木斯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利民,摄影/亓立伟)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