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文库

甲子新篇——参加第一次全国世界语工作座谈会60周年纪念会有感

发布日期:2024-01-30 17:00
60年前的今天,我诞生在北京郊区大兴。而就在当年夏季,中国政府召开了一次特别的会议,即“第一次全国世界语工作座谈会”。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之一,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元帅,在大会上充分肯定了世界语的地位和作用。他说,“世界语工作我很佩服,中央很感谢,这个部门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必须做的,要大发展。”这次会议鼓舞了许许多多青年人,高校迅速开课培养世界语教师,全国掀起了一波学习世界语的高潮。从会议召开到今天,一大批优秀的世界语专家涌现出来,用世界语积极开展对外传播活动,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天,仍有不少人积极踊跃地学习和使用世界语,与各国的世界语者们进行交流互动——国际世界语大会每年在某国某市举办,迄今已经108届了,这是世界语者交往的重要舞台,其中包括多种文化的交融及各类贸易的往来。


作者在枣庄世界语博物馆

机缘巧合下,我与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轨道交通工作委员会的肖克会长相识,他向我详细介绍了世界语的发展历程:从其被创造之初在国际上的备受瞩目及广泛影响,到后来由高潮到低谷的曲折经历,直至今日世界语在国内外的现状。简要了解之后我便对世界语产生了浓厚兴趣。2023年12月初,位于山东枣庄的“世界语博物馆”建成10周年,我也随肖会长一同前往枣庄参加了这一隆重的庆典活动。期间我看到许多来自海内外的世界语者热情洋溢、欢聚一堂的氛围,心中备受鼓舞。他们用世界语交流着思想和文化,言语间透露着友好与平等、自信和乐观。这一切不正是柴门霍夫博士创造世界语的初衷和理想嘛——他期望用这样一种语言给人类带来和平与发展、繁荣与大同的美好景象。紧接着我又参加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于2023年12月下旬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期全国中青年世界语骨干培训班。通过世界语专家、学者们一堂堂详实生动的授课,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世界语虽然是人造语言,可同样能够架起人类无障碍沟通的桥梁,这也因此大大增强了我学习世界语的信心和决心。

世界语是人类历史上灿烂文化中的一抹彩虹。虽然在全球80亿人口当中只有极少数人学习和使用世界语,但作为一门语法完整、词语流畅的语言,它与世界上其他主要语种有着同样的沟通价值,且必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远超其“地位”的重要贡献。世界语Esperanto这个词的本意是“希望”,作为初学者我自然是充满希望的。正像登山爱好者,他们更是人类的极少数,但无论是珠穆朗玛,阿尔卑斯,阿空加瓜,还是乞力马扎罗,只要怀有希望,无论多么高的山峰,都将被勇敢者踏在脚下!Kuraĝe marŝu antaŭen!

王向东 (Oriento)
2024年1月30日

分享到: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