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运文库
+ 查看更多
陈德恩 具有世界视野的沟通者+ 查看更多
陈德恩 具有世界视野的沟通者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9-08-03 09:29
发布时间:2019-08-03 11:57 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
陈德恩,1940年出生,包九中首届高中毕业生,1959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师大)外语系俄语专业,辅修英语。4年后,回到母校,做了30年英语、俄语教师。在俄罗斯的15年,翻译生涯让他有了丰富的经历和更加宽阔的视野,在那里,他的世界语使他交到了很多朋友。归国后,他又致力于世界语的推广,成为一个具有世界视野的沟通者。
中学执教外语30余年
从1963年到1986年,他在包九中教授英语。1986年后学校又有了俄语班,他又去教俄语。那时,教育部公派留学苏联,1989年,陈德恩参加了考试,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佳绩。考上后,他去了伏尔加格勒师范大学进修了两年。进修结束时,学校希望他留校。于是,他在伏尔加格勒师范大学用俄语教授俄罗斯人英语。两年后,他又回到包九中教了一年书。1995年,他55岁,提前退了休。
30多年间,他坚守三尺讲台,培养了数千学生,既有英语生、俄语生。他的教学严谨较真却又活泼灵活,一丝不苟却又幽默风趣,通过知识的传授,他也将自己崇高的理想信念传递给孩子们,通过语言的教授,也把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介绍给学生们。他的学生中,由于受他的影响而爱上外语,最终考入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的,数以百计。有不少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不断提升自我,继续深造,毕业后从事了外交、外语教学、翻译等工作。
教学认真,以身作则,润物无声,是言传与身教统一的典范。曾经有一位学生这样感叹:“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他不仅教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做人,坐得端行得正。”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外语老师,更是学生们的严父慈母。有时考试时,班里的一些同学成绩不理想,他并未责怪同学们,而是宽容地表示相信同学们的实力,但同时也告诫同学们要戒骄戒躁,切忌行动与目标不一。他的宽严相济,他的真诚关爱让同学们非常感动。
在包九中,跟他同龄的教师中,有两位“书呆子”,一位是他,另一位就是著名的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陆家羲,他们俩是好朋友。当时陆家羲用英文写作的一些论文,都是他用打字机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
他把教授外语作为毕生的事业,也作为爱好坚持到现在。如今,年届八旬的他还每周为一位想到白俄罗斯留学的学生补习俄语2到3次。“陈老师教俄语非常细致,他的课通俗易懂,一点也不枯燥,他还教会了我用俄语唱包头的歌。”学生小刘说。
他为中国商人做翻译
上大学期间就与苏联专家有来往的陈德恩,对俄罗斯有天然的亲近感,加上在俄几年的学习、教学生活,让他萌生了到俄罗斯工作的想法。1995年提前退休后,经朋友介绍他到俄罗斯莫斯科当了翻译。那时候,中俄之间商务往来非常紧密,急缺翻译,尤其是他这样的高端翻译。在那里,他为许多中国公司现场商务谈判做口语翻译,还翻译包括合同在内的各种文件,在遇到纠纷时,他还为中国商人打官司。在俄罗斯,伊凡·彼得洛维奇(陈德恩的俄国名),在俄国的商务界和法律界是有名的“俄国通”,过硬的俄语和商务、法律知识,加上他谦和公正、对中俄双方不偏不倚的态度、儒雅平和的风度,赢得了广泛的欢迎,在俄罗斯15年间,他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和俄国朋友。
1995年,刚当翻译的时候,在乌克兰接受了《基辅晚报》的采访,介绍了中国的发展情况,他的照片被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原来,他是乌克兰人的“老朋友”。之前,包头市与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结为友好城市时,他曾经将双方的协议翻译成了俄文,获得了包头和乌方的好评。所以,重访时获得了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
在俄罗斯多年,他走遍了所有的前苏联国家。他的俄语也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和称赞。在法庭上与对方律师辩论时,他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唇枪舌剑中,为中国的商务公司赢得了官司,维护了中国人的权益。这些活动也赢得了俄方的尊重。伏尔加格勒晚报社副社长谢尔盖·卢卡斯是陈德恩的好朋友,他说:“你的俄语比我好。”
他的俄语好到了不见他的人,只听声音,以为是俄罗斯的播音员。有的朋友甚至和他开玩笑:“你的俄语这么好,是中国派来的间谍吗?”他只好笑着说:“我只是一个翻译而已。”
他的英语不比俄语差。在伏尔加格勒师范大学进修时,他的英语发音非常标准,以至于俄方认为比他们的老师都好。为此,校方向俄方和中方申请将他留校,教授该校大学生英语。一个中国人,在俄罗斯用俄语教俄国人学习英语,这成为中俄交流史上的佳话,而其主人公是个“包头人”。
直到2004年回国,他在俄罗斯始终是那个受欢迎的“伊凡·彼得洛维奇”。
不遗余力推广世界语
世界语(Esperanto)是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Ludwig Lazarus Zamenhof)于1887年创立的一种语言,旨在消除国际交往中的语言障碍,令全世界各个种族肤色的人民都能在同一个人类大家庭里像兄弟姐妹一样和睦共处。世界语的语法严谨、语音优美、逻辑性强、表现力丰富,很多世界经典名著都有世界语的翻译版本,例如《圣经》,《古兰经》和中国四大名著等。
1974年,他偶尔看到了《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中国世界语协会会长胡愈之接见日本世界语协会代表团的消息。这让他知道:世界语又要流行了。他拿出上大学时在书店买的冯文洛先生编的世界语教材,用一个月时间,他学会了世界语,达到自由运用的程度,并用世界语给胡愈之写了信,收到回信后,他更坚定了推广世界语的决心。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时,他在包头青山宾馆见到了胡愈之,二人愉快地交谈,并用世界语共同朗诵了希望之歌。
学会世界语后,他开始在包头推广世界语。很多包头人,尤其是包头第二化工厂的人来包九中学世界语,他都耐心教学。包九中也很支持,专门为他开设了教室,教世界语。呼和浩特的爱好者们听说后,也跑来学习。当时的包九中成了包头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世界语教学的中心。1985年,包头成立了世界语协会,陈德恩成为第一届会长。
2003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开设了世界语选修课。中国人会拼音的就能念出来,词根、前缀、后缀,也较好掌握,吸引了大批学生来学习。马建明,陈平两位老师按课本讲,一个学期的课,每周90分钟。陈老师在每次课前,利用二十分钟时间,教学生唱世界语歌曲,他把很多中国歌翻译成了世界语,教给学生们。在他没有发病前每周四次,坚持了10多年。内科大每年有上千学生选修世界语。从2004年到2018年,有2.6万人学习过,在全国的高校中最多。
世界语意思是“希望者”,学习的人来自各种行业,如铁路行业、医学行业、化工行业、残疾人(盲人较多)、教师和学生,在发达国家比较流行。
世界语大会每年一次,7月末最后一个周日到8月第一周召开,每年选一个国家召开。其主要是文化活动,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等。每次有几万人,参加的人来自全球各地,都用世界语交流,大会不设翻译。贫困国家会费较低,富裕国家费用高,残疾人免费。参加的人教师学生较多。我国分别于1987年和2004年承办了第71届和第89届国际世界语大会。第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报名参加大会的人数达2400多人,这是在欧洲以外举行的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两次大会,陈德恩都去参加了,认识了很多朋友。全国世界语大会,他一直在参加,至今仍然是该协会的名誉理事。
他从小就喜欢学习外语,先后掌握了俄语、英语、世界语,能够听说读写,还学习了法语和德语,能够看这两种语言的小说。退休后,他还翻译了十多部俄罗斯当代小说。今年,他由于腿部静脉曲张,住在医院里,在记者问他今后的打算时,他说:“今后,我还将继续学习外语,只要身体允许还将继续去给大学生义务上课。”
责任编辑:柴晶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