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万花筒
+ 查看更多
在德国有这样一座世界语城,你知道吗?+ 查看更多
在德国有这样一座世界语城,你知道吗?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11-26 12:05
你听说过世界语城吗?它就是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南部的黑尔茨贝格。就连柴门霍夫的诞生地都没被称作世界语城,为何它被称为世界语城?这个城市和世界语有着哪些渊源呢?一起了解一下。
20世纪60年代,Joachim Giessner 开始在黑尔茨贝格教授世界语,自此该城市与世界语结缘。目前这里已经成为德国乃至全球世界语教师培训中心。由于经常会有世界语教学和文化传播活动在此举办,德国世界语协会还专门成立了黑尔茨贝格文化中心,开设世界语课程、继续教育学习研讨会、特殊课程以及其它世界语活动。
世界语城是怎么来的?
也许是这里和世界语的联系太密切,世界语活动太丰富了,当地市议会都决定为该城市的世界语地位正名。
经黑尔茨贝格市议会四个党派投票表决,该城市从2006年7月12日起,正式使用“世界语城”这一别称。消息一出,市长Gerhard Walter 便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祝贺。
市长Gerhard Walter 还积极利用世界语开展实践活动。自1993年起黑尔茨贝格就通过世界语和波兰Góra建立了兄弟城市,约定这两座城市的学校中都要开设世界语课。自2006年起每年这两个城市的孩子都会聚到黑尔茨贝格开办的夏季森林学校共同学习世界语、开展郊游活动。
这里有无可替代的归属感

游客中心的双语欢迎标语
世界语城也不是虚有其名的,这座城市正致力于打造世界语模范城,现在很多措施已初见成效:双语路标、世界语菜单、世界语咖啡屋等都是为迎接各地的世界语客人而专门设立,当你看到餐盘里出现了绿色的五角星,当餐馆老板、店员甚至市长都用世界语和你打招呼,甚至坐下来一起聊天的时候,那种特别的亲切感和归属感是在别处很难体会到的。

双语路标

柴门霍夫像
良好的世界语氛围、无可替代的归属感,使得这里也备受世界语者眷顾,很多大会在此举办:
·2008年UK召开之前,文化旅游大会在此召开
·2009年春天德国世界语协会和欧洲世界语协会在此举办联合会议
·2013年7月第46届国家教师协会在此召开
·2016年全球无民族协会年度大会在此召开
有哪些特色餐馆?
这里的餐馆中世界语菜单已是家家必备,只凭菜单和标语已经无法吸引大家,必须得拿出点新意才能在餐厅界混下去,看看都有哪些特色餐厅。
“Großer Knollen”是第一个有世界语菜单的餐厅,餐厅建在山上,这里的世界语菜单种类齐全。
"Mamma mia"——在这家意大利餐馆,除了世界语菜单外还有世界语特色菜,菜品呈绿色五角星的形状,绿色部分用芝麻菜做成。店主及领班Felice还会高喊“Saluton”来迎接客人。
"Akropolis"—这是一家希腊餐厅, 位于城市主干道上,有世界语菜单和世界语主题沙拉(有青椒做的五角星)。
"Ginsengo-butiko",这家餐厅的主人是世界语夫妇Song Jeong-ok 和Harald Schicke,主要供应韩式茶水,菜单也是双语,此外在这家店的庭院里还有世界语咖啡屋。
Artemis---临近车站,不仅欢迎散客,还提供大小不等的会场,聚会、会议、甚至国际大会都不成问题,对参会成员还会打折。
"南京"---传统中餐厅,提供自助餐,对于人数较多的世界语团会有折扣。
古老建筑中也浸透着世界语文化
此外,比较值得关注的是黑尔茨贝格城堡。该建筑始建于中世纪,后来一场大火,使原建筑面目全非,于是就重建为城堡的样子。
城堡内部有一个当地历史博物馆(介绍锡制人,当地森林管理历史,城堡本身的历史,武器制作,矿业等)。阁楼上还有不断变换内容的世界语展。

2016年无民族协会年度大会曾在黑尔茨贝格城堡召开
有空到德国旅游的时候,记得到这里来看看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