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万花筒
+ 查看更多
你知道吗,在日本有一条铁路全程用世界语标注站名+ 查看更多
你知道吗,在日本有一条铁路全程用世界语标注站名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1-11-26 11:27
在日本东北的岩手县,有一条地方铁路线,从花卷市通向海边的釜石市,又被称为“釜石线”。
如果你去坐釜石线的火车,一定会发现,沿途的每个站名下面,竟然标注了世界语名字!

世界语名并不是对原有地名的翻译,而是有另外的含义。
它们是怎么来的?
这要从一本童话《银河铁道之夜》说起了。
《银河铁道之夜》是日本诗人、作家、农业指导家、社会活动家宫泽贤治(宮沢賢治)的代表作,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末,讲述了一个贫苦而孤独的少年在梦中和好友乘坐火车畅游银河的故事。整个作品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但是充满了唯美幻想色彩的独特描写,因此受到几代人的喜爱,被译成十几种文字。1989年日本《文艺春秋》杂志做了关于“20世纪你最喜欢的十本日本著作和十本海外著作”的调查,《银河铁道之夜》与夏目簌石、森鸥外的作品共同排在第十位,领先于川端康成、太宰治、谷崎润一郎、三岛由纪夫等作家的作品。

宫泽贤治1896年出生在岩手县花卷町(现花卷市)的商人家庭,从小就展露出了文学才华,9岁创作了第一首长诗。他喜欢在山野中漫游,收集矿石和昆虫标本,后来进入盛冈高等农林学校学习地质和农业,毕业后成为农艺师,去各地指导农民种地。在1926年,宫泽贤治学习了世界语,与世界语者、芬兰驻日大使古斯塔夫·约翰·兰斯铁(Gustaf John Ramstedt)建立了联系。宫泽贤治的妹妹在1922年过世后,他一度大受打击,后来前往库页岛沿铁路线旅行,这段旅程后来成了创作《银河铁道之夜》的灵感来源。
这部作品的创作持续了多年,里面还出现了许多世界语元素,直到宫泽贤治1933年过世前还在润色中,成了一部“未完成的作品”。
作者的家乡有一条岩手轻便铁道,就是如今的釜石线,这条铁路沿线的风景也深深影响了小说的描写。
为了纪念这位作家和他的作品,1995年釜石线被命名为“银河梦想之线”,途中的24个站点也得到了相应的世界语昵称,有些源自《银河铁道之夜》,有些则根据当地的人文自然风貌命名。






2014年制作的釜石线站名标牌,除了下面的世界语昵称,这套站牌的风景连起来也是一张完整的图片

不仅站名有特色,2014年,为了给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灾后重建带来希望,蒸汽火车“SL银河”号再度运行于花卷站和釜石站之间,每周末往返一次。



运转在釜石线上的SL银河号

《银河铁道之夜》已经多次被改编为戏剧、音乐剧和电影,在1985年的同名动画电影里大量采用了世界语元素,剧情里出现的文字都是世界语。


《银河铁道之夜》的世界语版,国际世协有售

1996年,久石让为宫泽贤治百年诞辰所创做的音乐专辑,直接采用了世界语名称
Nokto de la Galaksia Fervojo

细野晴臣为1985年版《银河铁道之夜》动画片创做的配乐
宫泽贤治在生前只出版了一本诗集和一本童话集,几乎毫无名气,死后在朋友的推动下,才逐渐让世人认识了他的作品,名气大幅提升,成为了日本国民作家,他的风格还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童话和动漫作品。
宫泽贤治的梦想,如今在这美丽又梦幻的铁道和列车上实现了。
分享到: